2013年07月31日西雙版納生態資源豐富,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等美譽。7月30日上午,“美麗云南”第十場發布會“神奇西雙版納”在昆明海埂會堂舉行。針對橡膠產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西雙版納州委副書記、州長羅紅江表示,近年來州里已經采取措施,禁止盲目擴大橡膠種植面積,保護熱帶雨林和天然林。西雙版納探索既發展經濟又能保護生態的道路,目前正在嘗試建設環境友好型膠園。生態立州:2015年森林覆蓋率要超八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要達到400萬畝以上,州級達到100萬畝,縣市級達到80萬畝,保護小區達到5萬畝,這就是我們正在推進的"4185"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羅紅江說,近年來,西雙版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面實施“生態立州、科教興州、開放活州、生物富州、旅游強州、依法治州”六大戰略,其中,“生態立州”居首,以此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以及退耕還林工程,自然保護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的保護、管理近年來得以加強。“4185”工程的目的,是到2015年全州各類自然保護區的面積要達到585萬畝以上,保護區面積占全州國土面積1/5左右,全州森林覆蓋率提高到80%以上。羅紅江稱,州內建有熱帶植物園、原始森林公園、野象谷、花卉園、望天樹等景區景點,生態特色旅游蓬勃發展,將爭取到2015年讓全州80%的鄉鎮成為國家級生態鄉鎮,從而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態州。生物經濟:擬三年發展百萬畝珍貴用材林天然橡膠、傣藥南藥、生態食品、生態用品、文化旅游和電力是西雙版納的六大支柱產業。羅紅江稱,2012年,全州生物產業總產值實現13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174元,這在全省僅次于昆明、玉溪。值得一提的是,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0%都來自天然橡膠等生物產業。“十二五”期間,西雙版納竭盡全力發展生物產業。羅紅江說,要以生態特色農業的發展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工業園區的建設上,羅紅江稱要大力發展符合西雙版納實際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產業。目前,云錳7.5萬噸橡膠深加工、云南林投星油藤加工、東駿藥業傣藥南藥生產基地等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西雙版納保健品園區的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進。西雙版納的一項重要戰略規劃,是力爭用三年時間發展100萬畝珍貴用材林,把西雙版納建成全國最重要的珍貴用材林基地。據他介紹,目前西雙版納森林活立木蓄積量達1.45億立方米,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生態系統與生態過程所形成及所維持的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條件與效用)達1400億元,單位面積的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達9.7萬元/公頃,位居全國第一。美中不足:大范圍橡膠種植影響生態談及西雙版納的生態問題,羅紅江著重就橡膠產業對生態的影響作了解釋。據介紹,到去年為止,西雙版納的橡膠種植面積是430多萬畝。由于多年來的橡膠種植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影響,政府將引導橡膠種植朝著環境友好型膠園方向發展,套種其他能夠保持水土的樹木或作物。對于橡膠加工帶來的廢水污染,則主要是通過達標排放來控制。羅紅江表示,西雙版納一直想將橡膠產業向精深加工發展,以后準備引進一些輕工業,比如制鞋企業,橡膠產業的鏈條就能做長。此外,羅紅江表示西雙版納基本上沒有工業污染,不過最近幾年來,城建噪音、灰塵和汽車尾氣排放的確嚴重了一些,政府對此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規定建設用的混凝土集中攪拌,夜間施工也有禁令。“發展旅游地產肯定不是帶來污染的原因。”羅紅江認為,這些產業能帶動發展,而經濟好了,老百姓也就不會隨便砍樹破壞植被和生態了。熱點問答問:云南連續四年干旱,西雙版納卻未受太大影響,原因何在?羅紅江:這一方面是老天幫忙,一方面是人的努力。版納人民自古就有保護自然生態的習慣,民諺說:“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糧,有糧才有人。”在所有因素里面,你可以看到人是排在最后一位的,這就說明版納人民自古以來就懂得人在自然環境中的位置,知道愛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優勢是很大的,雨林涵養水土的功能不可小視。此外,西雙版納近年來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水利設施建設得比較好,去年的庫塘蓄水達到3.3億立方,今年我們計劃再多蓄一些。有了這些因素,所以西雙版納不缺水,受干旱影響不大。問:6月17日全國低碳日,西雙版納竹林碳匯交易項目成為云南首筆碳匯自愿交易項目。你對碳匯交易等生態補償機制的建設有什么思路?羅紅江:西雙版納竹林碳匯交易項目成功簽約是件很好的事,這筆交易是對西雙版納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的一種價值認可。碳匯經濟今后應該引起重視,并加快政策扶持。目前,碳排放基本是政府買單,那么多公益林、國有林吸碳固匯,但它們的保護費用全靠政府買單,政府也買不過來。今后應該讓老百姓認識到,保護森林是有收益的,只有這樣,那些為保護森林作出貢獻的林農、林企才會有繼續保護森林的動力。問:發展天然橡膠給熱帶雨林保護帶來什么壓力?羅紅江:西雙版納去年的橡膠種植面積是430多萬畝,這幾年該種的地方都種了。州內也采取了許多措施保護天然林,限制濫種植,應該說今后繼續毀林開荒種植橡膠的景象不太可能發生了,橡膠種植面積連續多年都基本上穩定在這個數字。橡膠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不搞不行。橡膠本身也是綠色的,是能夠吸碳固匯的,以后州內的橡膠種植會朝著環境友好型膠園方向發展,也就是在橡膠林中套種其他能夠保持水土的樹木或作物。橡膠產業是西雙版納的支柱產業。產業聚焦橡膠林推倒生態“多米諾”骨牌成片的熱帶雨林和豐富多樣的物種是西雙版納的天然財富,與之相應的生態多樣性也是西雙版納一直引以為傲的。西雙版納森林類型多樣,橡膠林便是其中之一。橡膠是西雙版納州的支柱產業,但隨著橡膠種植面積日益擴大,膠園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連串難以逆轉的改變,甚至導致區域氣候發生改變。如何在發展橡膠產業的同時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多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西雙版納當地政府。猛發展2006年已突破300萬畝警戒線橡膠在西雙版納隨處可見,進入景洪市,路邊、山坡上都有成片的橡膠林。橡膠種植在西雙版納有過數年的瘋狂擴張期。2001-2007年種植面積年均增五成西雙版納地處熱帶北緣,是云南天然橡膠的主產區,全州海拔在900米以下的熱區土地資源占了全省總量的1/3強,宜膠資源豐富。時至今日,西雙版納州天然橡膠的種植面積和干膠產量均占到了全省總量的2/3強,占全國總量的1/3強。目前西雙版納全州有橡膠制膠廠98座,正常生產的87家設計年生產能力65萬噸。1983年,西雙版納州地方政府鼓勵發展民營橡膠,規定每種一畝橡膠,政府提供無息貸款50元。隨著2004年國家取消農業稅,膠乳價格上漲,群眾種膠積極性高漲,開發種植橡膠面積迅速增長。幾年前,專家就對西雙版納種植橡膠進行了可行性規劃,指出適度開發須控制在300萬畝以內。但是到2006年,全州種植的橡膠就突破了這個警戒線。其間,橡膠種植面積增長迅速,特別是2001-2007年,種植橡膠面積年平均增長55.76%,2007年達到了358萬畝。2008年后價格波動抑制增長2008年后,橡膠價格出現波動,橡膠廠因此不像以前那么瘋狂地增長。到2010年,西雙版納州種植橡膠面積增至406.9萬畝。受國際市場的影響,近兩年橡膠價格比較低迷,所以橡膠的種植面積增長速度更不及2010年以前。據西雙版納生物產業辦統計,2011年末西雙版納州全州種植橡膠為431萬畝,2012年末植膠面積為434.28萬畝,僅有微量增加。整體質量不高對財政貢獻少橡膠是西雙版納州市場競爭力最強、國民生產總值最多的支柱產業。長期以來,西雙版納州的橡膠產業形成了國有與民營兩大經營格局。2011年統計的數據顯示,在西雙版納州,直接從事天然橡膠種植的人員13萬人,涉及全州農村農業人口近40萬人。目前,西雙版納州天然橡膠產業進入了發展新時期,其特征是:橡膠種植定型,基地化格局形成,并進入膠園的更新換代時期;制膠加工生產趨于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方向整合。但產業規模大卻整體發展質量不高,科技含量較低,橡膠種植規模的過度擴張與加強生態保護的不協調性矛盾凸顯。橡膠產業占西雙版納GDP的比重大,不過雖然橡膠產業對植膠地區農民的增收作用顯著,但對當地財政的貢獻甚少。現惡果“綠色王國”飲用水源也斷流“版納這幾年氣候變了,環境也沒有以前那么好了。氣溫越來越高,樹被砍得太多,山溝里的水源都斷了。”從小生長在景洪的刀鵬認為這些不好的變化都和種植橡膠有密切關系。加劇水分蒸發和地表徑流2009年,著名學者專家邱瑾在世界著名學術期刊《自然》上撰文,從1976-2003年間,西雙版納州森林面積平均每年減少1.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已減少到不足50%,且原始熱帶雨林面積已縮小到不足3.6%。文章指出,橡膠園取代森林以后,加劇了水分蒸發和地表徑流,冬季霧水對于熱帶雨林的保養作用也不那么明顯了,一些村莊甚至面臨飲用水源斷流的困難。文章以版納植物園所處的勐侖鎮為典型案例,探討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影響,指出1988-2006年間,該鎮范圍內橡膠林面積從12%增加到46%,而森林面積從49%減少到28%,整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下降了1140萬美元。土壤流失破壞生物多樣性西雙版納全州海拔在900米以下的熱區土地非常適宜種植橡膠,而這些宜林地也是熱帶雨林的分布地。隨著橡膠種植面積日益擴大,西雙版納的天然熱帶雨林逐漸縮小。而且由于橡膠種植園排放的生物源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成分和強度均與天然植被不同,這種土地利用的變化也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不可逆轉的改變,直接或間接造成了區域氣候的改變。2007年,中科院勐侖植物園的研究就表明,勐侖鎮每畝產前期橡膠林平均每年造成土壤流失1.5噸。橡膠不僅清除原生植被,使有霧日減少、平均降雨量下降、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使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水源水量減少。研究指出,大面積連片膠園造成熱帶雨林孤島化、片段化,影響與熱帶雨林相伴的動植物生存環境和遷移,地質災害增加,農藥噴灑又污染土壤和水質,并導致病蟲害增加。西雙版納州一些地方近年來春季出現溪流斷水、河流水量減少,人畜飲水困難,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水源林遭到破壞。尋對策環境友好型膠園+退膠還林“橡膠和生態是西雙版納多年來存在的問題。”西雙版納州生物產業辦主任李慶友表示,從2009年開始,他們就和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研究院進行理論探索,提出建立環境友好型膠園林種植模式。套種經濟作物保持水土2012年,西雙版納州政府與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研究院探索研究,并與勐侖當地一家較大的民營橡膠公司合作,正式啟動“環境友好型膠園”,2013年6月開始實施,希望通過實踐摸索出一種生態與經濟發展互利共贏的種植模式,將來推廣到民營企業中。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勐侖鎮里,隨處可以看見山坡上成片的橡膠林,這是西雙版納州獨具特色的風景。但成片的橡膠林里很少能夠找尋到其他物種的身影,大面積連片膠園造成熱帶雨林孤島化、片段化,影響了與熱帶雨林相伴的動植物生存環境。“我們的環境友好型模式,就是在橡膠林里套種其他種類保持水土的樹木和經濟作物。”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研究院研究員鄧繼武介紹說,在試驗的4000畝橡膠林中,根據橡膠的耕種模式及其不能密集種植的特點,在其中的緩沖帶上種上一些既能保持水土又能產生經濟價值的其他樹種。日前記者在這家民營公司的橡膠園里看到,一排排橡膠樹與樹之間有著2.5-3米的保護帶,保護帶內已經由研究院種下了很多其他樹種,包括黃檀、柚木等珍貴用材木。在橡膠園里,套種的樹木根據地理位置和區域不同因地制宜。“按照理論來說,這種套種模式對生態是有很好的作用的。橡膠對生態已經形成了破壞,我們現在嘗試的就是在破壞的基礎上努力尋找恢復生態的方法。”鄧繼武說。鄧繼武表示,至少要試驗兩年以上才能看到效果。他們希望這種友好型的模式一方面能修復橡膠帶來的生態破壞,一方面還能促進改變民營企業現有的橡膠種植模式,讓橡膠更優質。鄧繼武坦言,現在這種模式在民營企業中難以推廣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資金扶持力度不夠,很多膠農不愿意把原有的橡膠地改種成環保樹。退膠還林遭遇無資金要修復橡膠所造成的生態破壞,退膠還林也是眼下急需實施的。退膠還林需要資金,需要給利益受損的膠農以補貼,但沒有稅收就沒有資金。>橡膠產業占西雙版納GDP的比重大,但2004年取消農業稅之后,當地政府無法從中收取稅收。膠農的收入增加了,但地方財政收入卻沒有因為橡膠產業的繁榮而增多。2009年,國家稅務局對西雙版納州橡膠進行了課題研究調查,發現現在的橡膠產品以加工品為主,因此下一步可能按工業產品來對橡膠征收增值稅,這些稅款將全部返還西雙版納州設立退膠還林專項資金,專項用于退膠還林。采訪手記生態環境破易立難西雙版納州氣候濕熱,常年青翠嫩綠,具有濃郁的熱帶南國風情。然而,這幾年來,為了發展經濟,西雙版納也未能免俗,開始發展房地產業,建筑垃圾、小吃攤和生活垃圾的殘余都可以在景洪市內看到。對于城市來說,這些人為制造的垃圾還可以清理,但對于那些熱帶雨林中成片的橡膠林來說,要想恢復到以前的生態環境卻十分困難。水土流失、植被不再生、種植橡膠的地方生物多樣性消失,對種植橡膠帶來的種種環境影響,當地居民深有體會,加上當地居民刀耕火種的傳統生活方式,導致熱帶雨林的面積漸漸縮小。“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綠色王國”、“南藥王國”,西雙版納擁有的這些美譽會否永久存留?對橡膠種植固有模式的改變或是關鍵一役。野生動物肇事政府買單困難西雙版納植被豐茂,生物多樣性突出,人類生產生活活動和大量野生動物之間的“沖突”也在所難免。昨日的發布會上,據州林業局副局長張有才介紹,在西雙版納,大象傷人事件每年都有一兩起,野豬、黑熊也會傷人或者損壞農作物。針對野生動物肇事,西雙版納在全國率先實施了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險,受害者都會獲得補償,去年政府購買了1715萬元的公眾責任險,實際兌現賠付達到2780萬元。而西雙版納州委副書記、州長羅紅江表示,即便每年的賠付達到2000多萬,農戶的損失也只能補償到1/3左右。他說,野生動物肇事賠償單靠政府和財政是很難的,“這個以后得繼續探索,看看能否有更好的補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