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近期調查還顯示,中小外貿企業經營壓力不斷加大,海運運費居高不下,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持續上漲至4568.16點,是去年4月低點的將近6倍,特別是去歐洲、美西、美東的運價是最高的。有輕工產品出口企業反映,出口運費已經接近或者超過了貨值,造成了有單不敢接、有單不敢做的情況。
此外,部分原材料價格仍在高位,8月PPI上漲9.5%,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2.7%,已連續8個月上漲,受此影響,中小外貿企業的利潤受到嚴重擠壓,面臨較大困難。
一個月前,美國調查公司Descartes Datamyne發布數據顯示,按照20英尺集裝箱來計算,7月從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集裝箱運輸量已達到171萬8641個,同比增長10.6%;同時,這是繼13個月高于上年同期后,單月創出的歷史新高。尤其讓汽車行業高興又焦慮的是,根據測算,目前海運增加的主力正向汽車相關轉移。
美國市場需求的不斷上漲,導致從亞洲前往美國的集裝箱單價從幾千美元漲至幾萬美元。據悉,輪胎等橡膠產品增長達到26.3%。
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顯示,7月下旬上海發往美國東海岸的40英尺集裝箱為每個1.01萬美元,自200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8月中旬,上海發往美國西海岸的40英尺集裝箱運費漲至5744美元,比年初上漲43%。海運費用增高的不只有美國,7月下旬上海發往歐洲的20英尺集裝箱的運費為每個7395美元,同比上漲8.2倍。
由于輪胎企業和原材料企業正遭受著3倍以上的運費上漲,而集裝箱和海外路上運費也存在著大量令人發指的額外費用,在災難性的“漲價潮”中,為了保住本就所剩無幾的利潤,輪胎企業不得不頻繁宣布漲價。據統計,目前已有海外輪胎企業發布了第六波漲價通知。
相關專業機構預測,海運的高壓力形成原因非常復雜,目前無法在短時間內消失,尤其是港口擁堵情況有極大的可能將會持續到2022年,因此輪胎漲價態勢或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