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向社會公開征求《關于做好引導企業環境守法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
《意見》明確要求,建立單位內部“首接責任制”,對行政相對人實行有關事項“一次性告知”;對一般違法行為慎用查封、扣押等措施,嚴格禁止“一律頂格處罰”“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簡單粗暴行為。
《意見》中提到,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強組織管理和宣傳引導,按照本意見要求,結合本地區實際,創新做法,細化舉措,主動作為。要將引導企業生態環境守法的相關內容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并督促落實。各省(區、市)生態環境部門要將本意見落實情況于每年1月底前報送我部。
“一刀切”式的工作方式看似雷厲風行,實則是變相的懶政怠政。環保執法本是好事,但一味的拆除、關停,善后工作不到位,使本來意義重大的“保衛藍天行動”變成了無數中小民企的哀號。一些地方和單位將本該細致長久的環境治理工作,變成了簡單粗暴統一關停來應付,實則把原本自己應擔之責變相轉嫁為群眾和企業的負擔。雖說治理污染是為了百姓,最后卻是老百姓買單。比如2017年,僅是京津冀地區就有超17.6萬家的“散亂污”企業在9月底前被全部關停。企業不易,能在環保嚴查下生存下來的企業更不易。在這場“一刀切”式的風暴中,又有多少合法企業被“錯殺”。好在此次國家層面出手叫停環保一刀切的做法,為眾多中小企業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