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膠價一度下跌,膠農也是割膠意愿不強,“膠賤傷農”一直以來是影響產區農民割膠的大難題。對此,為破解“膠賤傷農”以及推動脫貧攻堅工作,云南和海南各地均再次鋪開“保險+期貨”項目。
在云南產區方面,6月4日云南產區也有“保險+期貨”項目開鋪,之前此項目曾在西盟以及普洱等地有啟動,近日此項目擴展到勐臘。由中信建投期貨聯合人保財險云南省分公司、重慶商社化工下屬橡膠加工廠,在國家級貧困縣云南勐臘縣成功啟動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試點項目。目前,該項目規模為1000噸,創新性采用“現貨保底收購+保險+期貨”模式,由重慶商社化工給膠農定保底收購價,比市場價溢價約10%保底收購,再通過購買保險公司的價格保險,規避價格下跌風險,保險公司則通過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公司的場外期權轉移風險。
而白沙早在2016年底,就與廣東企業簽訂橡膠采購戰略合作協議的基礎上,積極在金融領域開拓創新。去年6月,白沙攜手海南人保財險與新湖期貨公司,開展國內首單天然橡膠“保險+期貨”扶貧保險項目,并在南開鄉開展試點。通過投入2090.64萬元保險金,“鎖定”橡膠收購價格,保障了膠農的收益,其中投保的保險金還獲得了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支持。到今年初合約期滿,南開鄉的膠農們獲得了每噸340元、總計50.4萬元的保險賠付,惠及978戶膠農,其中包括352名貧困戶。現如今,不少白沙膠農的觀念也已從原來的開割就虧轉變為多割多賺。
目前就兩地實施情況來看該模式只是將橡膠價格風險從膠農轉移到了膠廠,對于膠農來說或許會有一定改觀,但眾多膠廠可能面對新的壓力和挑戰。政府的宏觀調控或許能挽回部分膠農方面的損失,但要真正讓天膠走出低價,市場方面的作用還是作為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