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回收環節每天都有來賣廢胎的,多的時候每天有好幾百條。指著自家院子里堆積如山的
廢舊輪胎,張來運向記者表示。張來運在廢舊輪胎回收這個行當已經有些年頭,因為收的都是二手貨,操作模式上并無特別之處。盡管有時候有人送貨上門,但更多的時候,他每天起大早開著車出去,到后半晌或傍黑時才拉著收購的廢舊輪胎回村,也有的人在外邊一住就是三四天,那是開著大車跑遠路的。席莊村隸屬邯鄲市曲周縣白寨鄉,在這里,像張來運一樣起早貪黑做廢舊輪胎回收營生的村民占絕大多數,有的人還設立了回收企業,這門生意儼然是村里的支柱產業。回收廢舊輪胎中的利潤,因輪胎質量好壞存在極大差別,有的一條胎能賺幾十塊,也有的一條能掙上百塊的。一條舊胎收購只需幾十元,很少超過100元,這些或好或壞的廢舊輪胎有時候僅僅經過簡單粘補、修面后再轉手給加工廠家,價格也隨之漲到三百到五百元甚至高到千元。巨大的價差,讓當地人獲利頗豐,甚至因此致富。上世紀60年代席莊村村民已經開始涉足廢舊輪胎回收的行當,歷經5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強大的購銷網絡,現在每年廢舊輪胎的交易量達12萬噸。像張來運這樣從事廢舊輪胎回收會得到不少支持,比方說像銀行貸款這方面,你說干輪胎的,它就貸給你,支持你。此外,廉價的場地費用則助推了回收產業野蠻生長。像一畝地,這一年大概是1000塊錢。張來運說。而席莊村因為有占地超過3000畝的存放基地,成為全國最大的廢舊輪胎集散地之一,目前每天進出席莊村的廢舊輪胎量超過5000條。此外,這些小企業在稅務上也難言規范,民營企業嘛,小型企業沒什么開稅票,等于你創造了這個利潤,政府支持你。據記者實地調查,上述各種變相優惠以及回收暴利的驅使,讓廢舊輪胎回收的產業在當地四處開花。目前,除了席莊村,附近的艾苔村等村子從事這一行當的人越來越多。多數情況下,席莊村僅是作為廢舊輪胎回收的集中點,經過簡單處理,這些廢舊輪胎會被全國各地的廢舊輪胎加工企業拉走,很大一部分則流向了河北唐山。不過,盡管席莊村的回收量龐大,但由于沒有相應的責任機制,整個回收并不成體系,且因為小散亂造成監管不易。放在中國廢舊輪胎回收整個版圖中,席莊村極具代表性:蓬勃發展而又散亂無章。包括江蘇、山西等廢舊輪胎比較集中的區域,其回收現狀亦跟曲周縣類似:粗放、小企業居多。由于缺乏健全有效的回收制度,中國很大比例的廢舊輪胎得不到回收。尤其是,中國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輪胎生產、銷售、使用者的責任延伸制,制度的缺失令廢舊輪胎回收的每一個加工環節埋下嚴重污染的隱患。2012年中國產生廢輪胎2.83億條,重量達1018萬噸,但無害化回收利用率僅為60%左右,大約250萬噸的廢舊輪胎被小作坊用于造成嚴重污染的非法煉油。而由于早就建立起了輪胎生產者、銷售、使用者責任延伸制等配套制度,歐美發達國家有效回收利用率已經達到90%左右。